京津冀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的一个缩影。一方面,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逐步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成为带动全国发展的主要经济带。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发展也面临大城市病突出、区域发展差距悬殊、资源环境超载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出,是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冀区域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适应、把握、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动作。
近年来,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京津冀正在5个方面持续发力:
第一,创新。创新不仅包括产业升级、腾笼换鸟,还包括政策规划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目前,京津冀已建立跨区域联席会议机制,签署了《关于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一批框架协议,并率先在“通武廊”地区(北京通州、天津武清、河北廊坊)推出了人才绿卡、科研人员双向兼职等先行先试政策。这些创新举措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
第二,协调。通过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北京有文化和科技优势,天津有金融和新制造优势,河北有现代商贸和物流优势,三地找准各自定位之后,原先同构性、同质化的竞争性发展转变为差异化的互补性发展,形成了区域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
第三,绿色。环境改善是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三地协同完善了区域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签署了《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京津风沙源治理、张承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等生态工程持续推进。京津冀正在实现从资源能耗型发展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转变。
第四,开放。开放就是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充分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对于北京来说,就要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舍掉“白菜帮子”,得到“菜心”,推动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对于河北来说,则要强力化解过剩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效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外溢。京津冀最终要形成一个整体,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潮流中共御风险、劈波斩浪。
第五,共享。共享就是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弥合三地发展鸿沟,变“虹吸效应”为“外溢效应”。近年来,京津冀在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从发展成果自享到三地共享乃至全国共享,京津冀的共建共享机制正在逐步探索,稳步发展。
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地行动迅速,民众受益明显。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定能为中国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
(转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